流经博罗湖镇、龙华、园洲等多个乡镇的沙河,是博罗境内两大河流之一,自东北向西南奔去,在东莞石湾汇入东江。博罗县湖镇镇梅潭村就坐落在沙河边。
在博罗历史上,沙河曾是一条繁忙的河流,水运络绎不绝。一如其奔腾不息的河水般,梅潭村也繁华一时。精美壮观的祠堂、“千金出阁道”的遗迹……这些都展现着古村遗韵。而今,这座拥有深厚人文气息的村庄正以古村资源、农业资源以及农耕文化为抓手,整合梳理发展新优势,让古村焕发出新光彩。
壮丽祠堂经风沐雨数百年
梅潭村历史悠久,村里主要生活着张、徐两个姓氏村民。其中,张氏村民在这里居住已经有多年。踏入梅潭村,首先看到的是地势平坦开阔的张氏宗祠,后面一排壮观的花岗岩青砖祠堂夺人眼球。
据了解,梅潭村的张氏族人是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的后代。因北方匈奴大举南侵,张氏族人从中原避居至广东始兴县曲江。后唐玄宗时期,曲江人张九龄官居尚书丞相。宋朝时期,张九龄后人宣义郎一路迁移至梅潭村,梅潭村的张氏后人,再次分布迁移到各地,开启了邑中望族的序幕。
梅潭村村落文化陈列馆展示各种农耕用具。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村中老人介绍,张氏祠堂是一座三进房屋,下厅挂有一块进士的牌匾,上厅挂着“孝敬堂”的牌匾。祠堂横梁上,一盏写着“丁财两旺”的花灯寄托着村民的美好愿望。祠堂边的一些民宅,用麻石条做墙基,屋檐下还有精美的木雕:小鸟站在树枝上,寓意喜上眉梢;一片树叶下雕刻着一个成熟的瓜,寓意多子多孙。这些老宅历经多年风雨,木雕的精致仍清晰可见,处处透露出当时的繁华。
村中壮观的祠堂并不止一座。沿着村道往里走,便可看到衮堂徐公祠。该祠堂建于明清时期,坐南朝北,有三进。公祠两边修有花岗岩石台。祠堂宽敞,第一进天井两边分别建有一座凉亭。台基、墙基、柱础、檐柱、台阶等,都用花岗岩制造。祠堂里石柱林立,细数有18根之多,或圆或方。
梁架的石雕、木雕非常精美,瑞兽、蝙蝠、鳌鱼、狮子、鹿、人物等图案栩栩如生,鳌鱼嘴里叼着的木珠还是活动的。相对来说,古建筑上的壁画比较难保存。但在衮堂徐公祠里,保存有不少彩色的精美壁画。壁画上画有佛手(寓意多福)、南瓜(寓意寿比南山)、花瓶(寓意岁岁平安),还有花鸟鱼虫等。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惟妙惟肖。
衮堂徐公祠旁的徐氏大宗祠,是梅潭村徐氏家族的总祠堂。这座祠堂带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色:红砂岩支柱、柱础、门框,也是雕梁画栋。
古祠堂见证着历史,承载着一代代梅潭人的精神寄托。历经几百年风雨洗礼,古祠堂已成为村中那道最美的人文风景。
“千金出阁道”见证古村演变
在徐家祠堂和对面的青砖大宅之间,有一条两米宽的水沟。“这里曾经是一条石板路,现在成为一条水渠。”梅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沛洪说,这曾经是博罗有名的“千金出阁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村民都是从这条道进出村的。
徐堂公祠前广场的古井。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何为“千金出阁道”?数百年以前,龙华镇旭日村的清朝富商陈瑞龙(俗称陈百万)的小女儿即将嫁往梅潭村。但旭日村至梅潭村的道路坑洼泥泞,崎岖难行。爱女心切的陈百万为了方便女儿回娘家,到福建花重金购置花岗岩石条,由水路运回龙华;紧急招募多名石匠,历时一年多铺就了这条从家门口到梅潭村的“千金出阁道”,全长10多公里,宽约3米。女儿出嫁那天,从陈家院子到通往巷口的青石道上,全部铺上了红地毯,格外气派。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千金出阁道”其中一部分花岗岩被拆去建了房子,另外一部分花岗岩于上世纪70年代用于修筑水利工程,没能完整保存下来,只剩下村里一小段。
秋冬时节,水渠干涸,昔日的“千金出阁道”得以重见天日。布满枯草的水道上,散乱点缀着新生的绿植。一块块花岗岩石条忽隐忽现,在日起日落间注视着村庄的繁衍生息。
村落文化陈列馆展示特色农耕文化
经历百年风雨的祠堂,承载父母心意的石径,让梅潭村浸润在浓厚的人文气息当中。而今,当周边的游客走进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内,还能品味到当地特色的农耕文化。
“这种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捕鱼用的,叫‘扛’。捕鱼时,堵住小的一头,大的一头朝着水流,鱼游进来了,就出不去了。”日前,在梅潭村村落文化陈列馆里,正在参观的市民向在场工作人员抛出一个又一个好奇的疑问。
梅潭村古韵浓厚。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展馆中,展出了不少传统的农具和生活用品,有些展品十分少见。古法榨油的整套农具,吸引了不少久居城市的游客驻足观望。
雨衣或雨伞对于人们来说十分熟悉,而从前人们雨天穿的蓑衣也有不少人了解。但在陈列馆里,展出了一块名字叫“箕贝”的物品,这种用整块葵伞叶制作的雨具,有着类似雨衣的作用。
此外,八仙桌、鸡公碗、鸡公车、豆腐箩、禾隔、饭搭、水车等等,人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很大部分都能在这里看到。
一个小小的村落是怎么建起村落文化陈列馆的?故事还要从一趟旅途说起。多年前,梅潭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时,看到好多地方都建起了农耕文化馆,展示以前的生产生活工具、用具。
“类似的农具,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能自己建一个呢?”一颗种子自此在梅潭村村民的心中种下。同时,村委也将其列入工作议程。
年,一位外出乡贤捐资多万元,助村里建起一座两层楼的村落文化陈列馆。村民们则积极到各家收集各种旧时农具、用具。
“馆里有一个荔枝木榨油槽。这个榨油槽现在市场价至少2万元,但是村民都毫不吝啬地捐出来。”徐沛洪说,村民很踊跃,几乎都无偿捐给了陈列馆。
如今,这里成为了村文化的展示窗口,陈列的水车、禾打、盐塔、制饼器、坛坛罐罐、原始榨油机、石碓、脚踏水车等物品进行刷漆防腐处理,按归类放入陈列馆,每件物品还附上文字说明,注明物品名字、用途等。展馆内还有反映该村历史和村民生活状况的老相片,还有该村历史及族人的简介。
“梅潭村有着很丰富的历史渊源。”徐沛洪说,“希望后人能在这些农具和图片中,熟悉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形成文化自信。”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李燕文贺小山通讯员黄伟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