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北大湖 >> 北大湖发展 >> 正文 >> 正文

未名学子说章旻辰经纬共振气候

来源:北大湖 时间:2023/12/12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http://m.39.net/pf/a_4786414.html

编者按

大师身边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一草一木,皆为燕园风物。点点滴滴,俱是诗酒年华。读书作文,求取新知;辩论交锋,妙绪相会。身在其间,浸润濡染,每个北大学子都有自己的体验。跟随我们,一起走进最真实的北大生活,翻阅最青春的燕园记录,他们体验的现在,或许也是你所期待的未来。

个人简介

学生姓名:章旻辰

毕业高中:江苏省如皋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年新秋,延庆军训基地的夜晚,初入燕园的我和朋友正通话,焦虑而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未来构想:学业规划从人文谈到经管,就业方向由学术谈到创作……此前未曾设想进入北大学习的我,大概是被其已展露一隅的丰富可能性所震慑,只不过,暂时还未拥有做出选择的清明与决断。

四年转眼过去,当初天马行空的构想已落实为无数分岔节点组成的单行路。如今,我可以带着感激的心情回顾、记录美好的本科时光,便以墨痕代屐痕,分享跋涉途中的苦与乐、泪与笑。而其中最主要的线索,是“现代文学”与“燕语配音社”。

经线:现代文学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其实对专业选择没有任何概念,在听取各方面建议综合考虑后,最后先进入了哲学系学习。但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好进入这个学科的准备,不过哲学系的基础课程却让我初步领略了人文学科的价值与乐趣。在身边一些朋友的影响下,我开始考虑中文系是不是更加适合自己,于是春学期我选修了一些中文系课程,其中吴晓东老师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让我坚定了转系的决心。

春学期吴晓东老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堂

这一决心建基于当时这样的体会:相对于只接触理性提纯的观念,我依然希望有经验和观念的交织,以感性为立命根基,同时探寻理念世界的乐趣;从当下的处境出发,漫游、回溯,收集各种答案,最终回到当下、解决此时此地此身的困惑,或者说,这是对于“具体性”原则的贯彻。这是文学研究最为吸引我的一点,也是我迄今坚信的中文系于自身的意义。

北大宽松的、鼓励性的转系转专业政策,促成了“决心”到“现实”的转变。年秋季开始,我得以在理想的院系,学习自己所热爱的专业,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听课、阅读、思考都能和自己的生命经验紧密地结合,一路走来可以清楚地发觉自己在拔节、蜕变,以至于更为通透。宏观地说,中文系的文学教育为我铺开了对于世界、社会、心灵的解读系,也让我的生活保持一种平衡感、自足性。

而我本科阶段的“二次选择”项目,也有类似的试错与曲折。大二开始,我选修了艺术史论专业双学位项目,但后来随着学业规划不断调整,我逐渐发现自己与双学位并不匹配,便申请了退出。再后来,由于学术兴趣越发明确,我选择报名了本系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北京大学“未名学者”项目,通过笔面试入选了第一届“现代思想与文学研讨班”。

研讨班一共12人,虽是第一届,但课程设置十分成熟且丰富。结业一共必修六门小班研讨课,分三学期完成,分别是“现代文学经典研读”“西方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经典研读”“西方文学理论选读”“民间文学经典研读”“现代思想经典导读”。通过一次次的课堂报告、论文写作,我和项目的同学们都逐渐完成了学术入门的训练。

第一届北京大学“未名学者”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开班仪式合照

北大提供的容错空间,让心性仍待不断锤炼的我,在磕磕绊绊中,能够不断调整,努力落足于自己理想的小径。在中文系与“现代思想与文学研讨班”的这几年,我与许多师长、朋友邂逅,他们如镜也如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所谓的成长,只不过是被他们不断地点亮。去年新秋,我获得了在本系继续深入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机会。相信会有许多来自文学的“Amomentarystayagainstconfusion”在等待,我期盼着。

纬线:配音社

相对学术兴趣的曲折探寻,进入配音社则是在考上北大前就十分坚定的目标。刚刚入社的年底,我便发起、策划、主持了艺海佳音团队的配音分享会,嘉宾包括齐杰、陆揆、吴韬等五位老师;半年后,则参与策划并主持了边江工作室的专场活动。这些活动统称为“大饼(dubbing)讲堂”,能够让我们每学期都通过社团,接触到业界最优秀的前辈老师们。

除了能在校内“近距离追星”,“大饼讲堂”更珍贵的部分其实是老师们带来的满满干货。比如21年春季的赵岭老师分享会,我很有幸在他面前参与配音了一段《成龙历险记》(我的角色是赵老师原配的成龙),表演的那一遍实在不算成功,但赵岭老师通过让我们在舞台上跟随角色调动身体,又训练、调试了几遍之后,很快就有了进步。

年春学期“大饼讲堂”第十四期赵岭老师配音分享会

在去年社团举办的“声逢其十”第一届北京大学校园配音大赛中,我们再次邀请了艺海佳音的三位老师,以及山新、皇贞季、惠龙一共六位老师,担任我们的决赛评委,尽管迫于当时情况只能线上举办,但评委们的点评指导还是精彩不迭,让我受益匪浅。现场之外,这次赛事还收到了许多配音演员前辈的祝福,比如赵路、斑马、杨梦露、刘照坤等老师,以及来自音熊联萌、声工场、边江工作室的老师们。

年秋学期北京大学医学部配音大赛决赛担任评委

在聆听了许多专业分享,也进行了一些练习与尝试后,我在配音方面也累积了一些心得体会。这几年,参加了一些高校配音比赛的评委工作,也一直担任社团配音入门的主讲人。另外,也跟着社团一起参与了一些大型的配音表演。比如21年春季,我们社团被特邀出演《觉醒年代》片段的翻配,我作为赵世炎、傅斯年的声音演员,第一次登上了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

贯彻着“配音是表演”这个原则,通过配音的锻炼,我也尝试过参与北大话剧的舞台。在至学年的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中,我导演、参演的剧组一路闯进决赛,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单场最佳男主角的奖项。

~“拉卡拉杯”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决赛特邀表演《觉醒年代》片段配音

~“拉卡拉杯”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复赛剧目《两只鬼的生活意见》

上文提及的“声逢其十”,其实是我们社庆系列活动的总名。北京大学燕语配音社建立于年,到年,也就是我入社第四年,刚好十年。这四年社团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长,而已经历任社长、团支书、理事长的我,则把十周年的活动当成了一次“毕业式”,和朋友们一起,策划了非常丰富的内容。

大型活动除了配音大赛,还有“声优剧”的探索和排演,分为两类——经典IP与流行IP。前者我们排练了大家很熟悉的《雷雨》,我担任导演,剧本改编、走位设计、灯光、音效、道具,以及台词表演,一点点拼凑、一次次打磨,最终在两百观众的校内剧场成功演出。我们还专门设计了海报和场刊,也刊载了自己的创作谈。流行IP的《原神》声优剧则类似同人创作,也获得了不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