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紫牛新闻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的海安近年来积极链接长三角,加速建设创新氛围浓、营商环境好、综合竞争力强的“科创新城”,迅速崛起的上湖创新区即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一张白纸到产业集聚、人才荟萃的新城,几年来上湖创新区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人才、资本源源不断涌入,逐渐成长为海安面向长三角的城市新名片。
毗邻高铁站和高速入口
融入“沪宁1小时经济圈”
南通理工学院当初在筹建新校区时,曾有好几个城市向学校抛出了橄榄枝,而它最终选择了落地海安上湖。
“这里的区位比较好,交通上正好在高速入口,距离南通市区不到90公里,车行时间大概50分钟。”南通理工学院副校长沈超透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是促使学校择址上湖的重要原因,今年海安校区的在校人数即将突破1万人。
海安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靠江靠海靠上海,素有南通“北大门”之称。这里四通八达,自古便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
近年来,随着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等线路开通运行,每天经停海安的列车高达列,海安作为长三角北翼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愈加凸显。
而作为海安“城市副中心”的上湖创新区,距海安火车站约3公里,距沈海高速海安出口约1公里。开车5分钟可上高速,10分钟可达高铁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未来,随着北沿江高铁的规划及后期建成,上湖创新区将更加深度地融入沪宁1小时经济圈,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汇集。
设立“上湖岛”科创飞地
全面拥抱“长三角一体化”
策应“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上湖创新区以全国首家落户县级城市的政府间国际合作园区——中意海安生态园为载体,全面推进“创新引领、产业植入、人口集聚、生态优化、服务提升”五大工程,朝着全市“创新核心区,发展动力源”的目标全速迈进。
“没有哪个县级市的区域规划,能达到上湖创新区这么高的标准。”上海荣润地产去年4月一举在上湖斩获了两幅地块,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上湖创新区规划起点高,同时定位精准,方向明确,是未来海安的科创高地,这是他们重仓上湖的重要原因。
首批入驻中科创新广场孵化基地的象大科技公司产品经理王硕表示,在南通理工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等高校先后进驻之后,上湖创新区产学研结合的氛围日益浓厚,他们公司走出苏州入驻海安,就是因为可以和高校近距离展开合作,设计课程,培养人才。
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新机遇,上湖创新区近年来积极主动走出去,赴上海、杭州、深圳等地举办多次专题推介会,每一场都备受瞩目。目前已有各类研发、设计企业20多家入驻中科创新广场孵化基地,达闼机器人、经达信息、阿尔法产业园、九马科技等科技型企业也纷纷表达了落户上湖的意向。
年,上湖创新区还计划在上海设立“上湖岛”科创飞地招引、孵化科创项目,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乘势而上。
预计到年,上湖创新区的各类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入驻科技型企业突破家,引进各类人才人以上,成为海安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创新资源的桥头堡。
远超国标的配置
备受青睐的楼市“潜力股”
上湖创新区不仅是科技创新之城,也是生态宜居之城。
年7月18日,上湖创新区的首个商品房项目悦上湖第一次开盘,销售情况远超预期,“卖出了多套,除了海安本地人,还有20%的客户来自外地。”海安汇智聚科创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兵介绍,来买房的外地人既有如皋、东台等周边城市的市民,也有来自苏州、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买房人。
相关调查显示,这些选择上湖的外地购房者,有的是看中了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不断提升的宜居指数,也有的是跟着规划来买房,非常看好上湖的投资潜力。
作为海安版的“金鸡湖”,上湖创新区的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达到9.8㎡,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2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6㎡,均远远高于国家规范标准。
近几年上湖的各项配套也在全面提档升级。海安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之乡,而上湖就是海安的教育高地,今年年初,海安实小、海陵中学两大名校宣布落子上湖,为板块的价值腾飞又注入了一剂强劲的“催化剂”。与此同时,片区内的交通、公园、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迅速推进之中。
加速蝶变的上湖创新区已经引来了万科、荣润等多家品牌房企,开发品质不断提升,再加上相对较低的置业门槛、逐渐完善的生活配套,正在成为一支备受青睐的楼市“潜力股”。
校对徐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