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4日,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第九期邀访学者远赴甘肃,对省内河西地区的重点石窟及其它文物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队从兰州出发,沿途经过临夏炳灵寺与大拱北、武威天梯山、金昌三角城与圣容寺、张掖马蹄寺与金塔寺、酒泉丁家闸与文殊山、瓜州榆林窟与锁阳城等地,最后到达敦煌。本次考察由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担任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担任学术指导。
文研院考察团队
10月22日傍晚,考察团队抵达本次河西走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当晚八点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亲切会见了考察团。樊锦诗坚守大漠、扎根敦煌半个多世纪,献身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她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国家、社会与学界的高度肯定。她是“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荣誉称号获得者,同时,她也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生,是离开燕园半个世纪却始终魂牵梦萦未名湖畔的北大人。年9月,时值北大文研院揭牌成立,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先生受院长邓小南之邀回访北大讲学,她也成为文研院第一位特邀访问教授。
渠敬东表示,樊锦诗所代表的“莫高精神”,一直在鼓舞和激励着北大人,而北大人也在思考如何发挥学术优势,携手敦煌研究院,使研究走向深化。年,北大与敦煌研究院共建敦煌学研究中心,年,敦煌研究院丁得天副研究员成为文研院邀访学者,都是这段情结的延续。此次河西石窟考察得到丁得天的周到安排,来自历史学、科学史、社会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的学者能够实地走访遗迹,就背后的文化、艺术、历史内涵切磋碰撞,领略西北地区深厚的文明积淀,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樊锦诗对此非常高兴,她一边告诉大家次日的参访行程,一边说:“我希望你们多看看。莫高窟看一次,也就是个初步的感觉和印象。(石窟)这个东西往往是百看不厌,每次来都有新的收获。”
樊锦诗与渠敬东亲切谈话
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里,樊锦诗谈了她对敦煌研究院的过去与现状、研究院面临的人才挑战,以及石窟寺研究如何深化等问题的看法,既饱含着她对莫高窟的深厚感情,也坦承了她对当前石窟寺研究深层危机的紧迫感。
说起敦煌保护事业的起点,樊锦诗动情地说:“当年常书鸿先生初到莫高窟的时候,这里一片破烂,经过七十六年,才建设成现在的样子。敦煌不是北京、上海,能做到今天的保护水平不容易。就是常先生这个头开得好,起点高。”她从头说起,回顾了常书鸿等第一批坚守者如何搭着蜈蚣梯,腰上拴着绳子,爬到崖顶去清理沙子;六十年代初期,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各地大学生如何来到敦煌,带来了考古学、历史学等新的视野,人才的输送使敦煌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七十年代末,段文杰先生如何多方呼吁,解决了敦煌不通电、职工没有宿舍的落后状况;八十年代以来,敦煌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通过国际合作,使莫高窟的保护水平大大提升。在漫长的时间里,敦煌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如果没有这几代学人的牺牲与奉献精神,没有对莫高窟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的认识,就没有今天的莫高窟。
“我深深地感到,当年曾经有考研究生离开敦煌的机会,老先生他们为什么劝我不要走?因为这个地方真的缺人,太需要人了。”不论是在敦煌研究院院长任上,还是退休以后,谈及敦煌研究院的未来,樊锦诗最惦记的始终是人才梯队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遇,让他们留得住。“不管七零后、八零后,这个地方年年要培养人才,一年都不能断。我们在这个山沟里面,要把人送出去培养。谁愿意来,我们都要尊重他,爱护他。要给年轻人希望,给他平台提高。”
说到人才问题,最让樊锦诗牵挂于心的,还是如何赓续宿白先生所开创的石窟寺研究的传统。“敦煌石窟是有体系的,我们的研究要扎地下根,深入地进去,不要做表面的、碎片的、肤浅的东西。”
次日,考察团一行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千年敦煌》和《梦幻佛宫》,随后前往莫高窟,沿着年代顺序考察了自北凉至五代时期的诸多石窟。
考察石窟
10月24日上午,渠敬东带领考察团队与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进行座谈。第九期邀访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韩琦教授从跨学科的角度谈了与敦煌开展合作的可能。韦正老师就石窟寺考古的专业问题谈了几点看法。此次河西之行,使他切身地感受到佛教石窟艺术的魅力,从敦煌不同时期石窟面貌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脉动,因而河西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提供了研究历史发展演变的典型材料。韦正感慨,敦煌研究的难度非常大,需要集众人、众学科之力才能有所贡献。
渠敬东同样表达了对目前敦煌学研究人才短缺问题的紧迫感,希望文研院作为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能真正地为敦煌学研究做出一些切实的工作。渠敬东指出,为了加强敦煌研究人才梯队的建设,希望能够在敦煌研究院开设专题研修班,定向地为敦煌研究院提供学术服务,同时也希望敦煌研究院能不断地选派优秀学者来文研院驻访、讲学,与敦煌研究院共同推出系列讲座与论坛。
座谈会合影
赵声良对北大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