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北大湖 >> 北大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悠悠北大情

来源:北大湖 时间:2023/11/3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几年前曾与正读高三的儿子同游北大校园,回来后写了这篇小游记。

从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乘坐4号线,途经几站就来到了北大东门,时间是下午一点多钟。这个时候等候入园的人群已经排出了长长的队伍,天奇热,烈日当头似火烧,浑身汗水淋漓,矿泉水得一瓶瓶不住地喝。博雅塔近在右边,仅一墙之隔,却近之不得。奇怪的是,纵使天气如此不给力,也没有人抱怨的,人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站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才得以进入北大校园。北大,想走进你的校园参观可真不轻松,先得练好一两个小时的顶日站功啊。

从北大东门进入,沿着普普通通的水泥路向西北走下一个小斜坡,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博雅塔近旁。它原本是一座水塔,年7月,燕京大学为解决全校生活用水,在此掘井一口,深尺,水质清澈,水源丰足。该塔当时是为深水井专造的塔式建筑,其型仿照初建于北周时代的通州然灯塔。又因系美国博雅氏捐资兴建,故名“博雅塔”。这时一队队的男男女女,年老年少,不同人等,都争相在塔前合影。博雅塔,原本普普通通,立本实用,却因了燕园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享誉中外,引得四方文化朝圣者不辞辛苦地来拜,真乃我泱泱华夏一文化盛塔。

沿着不知有多少知名学者走过的环湖小路,我来到了未名湖畔。为了更近地接触早伫我心的这一名湖,我特意坐到湖边一石上,用手撩一撩那湖中水,那一刻我总算与未名湖零距离接触了。湖水碧波荡漾,岸柳轻拂,知了声声,午阳辉照,那一刻很像化身于未名湖中的一茎青荇,尽情濡染湖水中每一分灵异之气,或湖中的一尾细鳞,时时徜徉于百年北大的智慧乐水中。湖里的红黑两色鲤鱼成群结队地在岸边与游客相嬉,亲和自然,物我谐,此中有真意,只是欲辨已忘言。我想这些鱼早应见过世事千般了吧?早就熟谙那些博学宿儒的身影了吧?莫非早已洞达每一位游客的心灵了吧?

说起湖中游鱼,据传还有一首与之相关的小诗曾一度在北大流行,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读读还真挺有趣:

未名湖是个海洋,

诗人都藏在水底,

灵魂们若是一条鱼,

也会从水面跃起……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湖的西端,在靠南的一侧竖着一块很不起眼的青石,上面写着“未名湖”三字。此三字,据说是出自当时北大学术大师钱穆教授的灵感。未名未名,即是至大至高至广至远至深之名也,于浅朴中寄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想也只有钱大师那样高深的学养才会想得出这样非凡的湖名。区区一小湖,何以“未名”而名扬天下呢?究其因,原不在湖,确因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真乃湖不在大小,有大师游弋则灵。

从未名湖石碑向上登上一小山坡,在浓林蔽日中我和儿子来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前。铜像面东而立,庄严肃穆,眉宇间彰显的尽是蔡先生的风范。在蔡先生铜像的基座上,已摆放了不少山菊花和花篮,有的已萎蔫,有的正鲜艳。我想凡来北大校园观光的人,都一定会来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前拜谒。想当年,蔡元培先生临困受命,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为北大网罗了天下英才,开北大风气之先,才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北大。我给儿子简介了几句蔡先生对于北大发展的卓越贡献。然后我们各自从旁边的草丛中轻轻摘下一朵山菊花,俯下身恭敬地放在铜像的基座上,随后起身又恭敬地鞠了三个躬,口中轻念着:蔡先生不朽,北大不朽。

漫步于北大的校园中,看不到高楼大厦,只有低低矮矮的小红楼。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年12月2日,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如今走在北大的校园里,对梅先生80多年前的这一教诲体会犹深。是的,毋庸置疑,真正的顶级学府,不在于其楼之高大雄伟与否,关键是看这里有无举世仰慕的人文或科学大师。有之,则楼自高,声自远,八方学子欣自来会。

我和儿子在未名湖北侧的林阴小道中静静行进着,两边不时出现绿树竹林掩映的红色小楼,楼小得很不起眼,走近一看,很像古史中所记的隐居之所。犹似柴门瓮牖,幽篱掩映,小径悠长,好静好静。这激起我很大的好奇心。虽未能进到里面瞧个究竟,但我想其中一定无丝竹乱耳,亦无案牍之劳形,却一定会有淡然于功名利禄而谈笑风生的鸿儒,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毕竟唯宁静方可致远也。

看着这绿树掩映下泛着种神秘学术诱惑力的座座小红楼,我不由得走上前去,很想到里面看看,感受一下其中的气氛。可是一到近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刻贪赏,才看清门上贴有“办公重地,游客止步”,我才想起自己游客的身份,原来刚才是小梦一场了。

我和儿子就这样悠悠然地走过了北大校史馆、外文楼、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德斋、才斋、均斋、备斋、体斋、全斋,北京国际数学中心,李兆基人文学苑等,然后走回未名湖东环小路。先时入园前的久站,已耗费了许多体力,加之园中一路参观,已是身疲腿软,儿子说要回住地,我们也就准备出园了。

快要走出未名湖的时候,忽然诗意涌上心头,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那一种:

绿树浓阴蝉哑(yā),

小桥未名博雅,

幽径红楼碧瓦。

夕阳西下,

寻梦人在北大。

游了一下午北大的校园,太阳即将落山了。我与儿子拖着早已疲惫不堪的身躯,又走出了北大的东门。临出校门之际,我不禁又回头望了一眼北大……

啊,北大,我梦中的北大校园,何时重来感受你的气息?

如果大家读过此文觉得还可以,请给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