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年长的朋友聊天,聊到了当前的高考和大学生。这位朋友是年参加的高考,他向我亲口描述了那时候的高考和大学。和他的聊天让我感触颇深,也了解到了现在很多同学不知道的那段高考历史。小编将内容进行了整理,现将这些信息分享给大家:
根据这位朋友描述,当时重点大学层次是这样的。最好的依旧是清华、北大,当时录取分数线能够达到分以上;然后是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两所高校录取分数线都在分左右;后面是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这四所高校录取分数线都超过了分。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虽然当时不是重点,但由于都是部委直属高校,录取分数线都很高。再后面是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三所高校录取分数线都在分以上。
再往后排,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学院等高校录取分数线都在分左右;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都是分左右。在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名校录取分数线都不高,超过重点线几分就可以上。尤其是当时的中山大学由于商业气息比较浓厚,招生情况并不理想。当时的东南大学刚刚改完名字,名气甚至不如当时的大连理工大学。
上个世纪90年代,最热门的高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当时的北邮录取分数超高,个别省份甚至超过清华、北大。中国金融学院目前已并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时都是报考热门。当时挂邮电两字的南京邮电学院、长春邮电学院和重庆邮电学院录取分数也很高,不像现在连重点大学都不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是金融、财经、生化、邮电、通信和交通等。当时流行一句话:考上生化就能高人一等,当时大批顶级人才都报考生化类专业。当时的物理专业已经不再是热门,但还有不少高分考生报考。
再说说那时候大学的招生人数,当时朋友所在的湖北省大中专总共招生3万人,到了年,湖北一本人数已经超过了6万人。按这样的算法,现在的一本有将近一半考不上当时的大专。当时的大学仅仅分为重点大学、本科和大专,不像现在是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还有一点不同的是,那时候是估分报志愿。如果分数估高了,这一批次没有被录取只能掉到下一批次。因此,那时候高校爆冷的机会要多得多。一些高校为了防止爆冷,还特意录取几个低分考生,就怕录取分数过高导致下一年度断档。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考和大学情况,是不是很多情况和现在都不一样?这就是我国高考近20年的改变,很多高校都已经物是人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