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
报考北大考古的钟芳蓉
点燃了大家对于“热爱”的讨论
近日,她出现在了《中国考古大会》上
作为“考古助手”的她
带着沉稳与自信
与现场嘉宾们一起
还原了八九千年前
先民的房屋如何搭建而成
由一份热忱,到初有积累
钟芳蓉正在她所向往的那条道路上
一步步前行
01
复原一个先民房屋需要几步?
“贾湖利用稻属植物,所以稻米应该是的。稻米经过碳化,可以保存几千年。”钟芳蓉根据浮选物的形态,立刻推断出这份土样是属于贾湖先民的食物遗存。
《中国考古大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围绕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中的重大考古发现、文化遗存、遗址文物等,将考古发掘研究与史海钩沉熔于一炉,将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在最新的一期《中国考古大会》上,钟芳蓉担任考古推广团成员,带着观众一同探寻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文明图景。
看着围着中间大坑排列的一个个洞,钟芳蓉立即判断出,这应当是盖房屋时地基上的“柱洞”。古人建房时为了承重,一般会在地面或地基上挖洞埋柱。而房子废弃后,洞内的柱子腐朽成灰,其颜色与周围不同。在考古发掘中可以通过柱洞进而认识整个建筑的面貌。
透物见史,考古学是一个“推断”的过程,通过一块块沉睡的遗址样貌,还原出数千年前历史的鲜活形态。钟芳蓉又引导大家观察向下倾斜的坡面,并推测是用于方便居民走进房屋的。
在搭建房屋的过程中,大家疑惑:什么叫“浅地穴”?会不会进水?为什么不像江南的木头房子一样浮空?
“以当时的条件,可能无法搭建比较高的房屋,所以有一半在地面。”浅地穴式房屋与多种墓葬形式的存在,表明贾湖先民已经拥有稳定的定居生活与不断壮大的聚落。钟芳蓉将这一串思考娓娓道来。
根据这些判断推测,钟芳蓉与大家一起,在“浅地穴”式房屋基址复建的缩小版沙盘上,用茅草、草绳、木棍等一步步地“复原”出贾湖先民的房屋,八九千年前的房屋样式,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探秘过“住”,贾湖先民的“吃”的食物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浮选法是植物考古常用的一种方法。”钟芳蓉引导着大家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浮选考古法的具体操作。溶解、搅拌、网筛、清洗、转移,一份份遗存就这样被筛选了出来。
上古文化的探秘背后,离不开考古学的专业知识。选择学习考古专业一年以来,钟芳蓉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考古学知识,她自己也在不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
“每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有理想情怀的年轻。民族文明的传承,更是如此。”
02选择惟热爱而已
去年夏天,钟芳蓉参加高考,考出了分的好成绩。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她考虑的因素再纯粹不过:热爱。
钟芳蓉说,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在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并初步打算读研深造,未来从事考古研究。
北大随即向这个女孩送上诚挚切肯的祝福:愿你在北大,找到毕生所爱!
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被她的选择所感染。
考古圈里,教授们送书寄语,将她视作“团宠”。多个省份的考古研究单位联动给钟芳蓉送去礼物和心意以表支持与鼓励。热切地鼓励着这位热爱考古的后辈。
北大校友樊锦诗先生更是送去口述自传,并写信鼓励她:
“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受到前辈鼓舞的钟芳蓉,连夜回信:
“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82岁的前辈学者和18岁的后学,一老一少,鸿雁传书,她们关于理想和信仰的隔空对话,成为了去年夏天的美谈。
“选择专业只用了几分钟,但我会坚持很久。”
03推开考古世界的大门
年深秋,初入燕园的钟芳蓉跟随“感悟考古”课堂来到了陕西周原考古实习基地,深入考古发掘一线,观摩考古工作,体验考古生活,感受考古的意义与价值。
这门课程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每届本科新生专门设置的引入课程,它既有包罗万象的讲座,对话大师,也有考古工地现场的实习,由感而悟,徐徐推开考古的大门。
抱着热爱而来的考古学子,自此踏上这趟惊奇而瑰丽的旅程。
“原本以为考古是项脑力工作,学了之后发现体力也很重要。”
考古是门在大地扎根的学问,沙发上出不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注重为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十八岁的钟芳蓉对那广袤的未知充满好奇,只要有路可循,她便雀跃启程。
年4月,在学院的带领下,钟芳蓉随队前往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参与了为期两天的考古学专业实践。年5月,她再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开展专业实践,了解三星堆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体悟三星堆遗址发掘工作的重要意义,为讲好三星堆故事贡献北大力量。
钟芳蓉随院系在阳原泥河湾遗址实践
入考古的大门细细了解一番后,她说:“还是觉得考古很好玩儿。”
钟芳蓉随“感悟考古”课堂探访周原遗址
燕园秀丽,因为总有少年绽放青春。一年多来,钟芳蓉如诸多北大学子一般,经营着自己热烈的大学生活。闲暇之余,她偶尔登上自己的公开微博,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