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北大湖 >> 北大湖介绍 >> 正文 >> 正文

武汉一个建在沼泽地上的行政区,全区大半居

来源:北大湖 时间:2023/6/21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8888025.html

在武汉的长江左岸,汉江与汉北河及府环河三水合围之处,有一大片沼泽地。它曾经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该处地势低洼,三面环水,有“夏天汛来水汪汪,冬天水去一片荒”的凄凄惨惨戚戚的荒蛮景象。

如果还原当年的情景再现,就是这片区域的洪水来了,当地居民得就水势依靠捕鱼捞虾讨生活,而洪水退了,他们就得赶紧砍芦苇、打野鸭。由于长年赤身与污水打交道,很多人因此感染上了血吸虫病,成为了典型的“大肚子”病,所以在这片区域生活的居民时值壮年就去世的人也不在少数。很多村落大部分居民人走屋空,他们不是被血吸虫害死了,就是被疾病及生活所迫而远走他乡。

而现在的它综合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高质量园区百强之列,年,地区生产总值达.06亿元,年均增速达13%,已经成为了一座产业兴旺、活力迸发的实力之城。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原始风貌的文稿,有一段描写东西湖区最当初的景象时说:“曾经的沧海,白浪滔天,一片汪洋都不见”。东西湖区这个名字来源于该区域内的两个大湖东湖与西湖。这里的东湖与西湖面积有多大呢?当时这两个湖泊的总面积与东西湖区的陆地面积是相等的。目前武汉市东西湖区面积是.34平方公里,那么当时东西湖区的东湖与西湖的总面积超过了平方公里。

时间穿梭到新中国的“一五”计划后期,新中国的大工业建设突飞猛进,城市人口猛增,这就给城市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副食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全国各地也普遍反映单靠私营经济是解决不了大城市副食品等供应不足的实际问题。

当时主管财经的中央领对武汉市提了个要求:大城市武汉应该搞个大农场来保障城市副食品供应!武汉闻声而动,很快就将一份“将荒原建设成粮仓”的围垦东西湖计划报送湖北省委以及国务院,年8月,水利部正式下达文件,批准了东西湖围垦工程,并且列入了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

也就在同一时间段,河南省遭受了巨大的水灾和饥荒,很多百姓居家与生活面临困难。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协调下,河南省经与湖北省协商,本着互相支援,以工代赈的精神,河南省动员组织了15万民工支援湖北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其中开封和商丘两地区的汝南、兰考、民权、宁陵、柘城、商丘、虞城、夏邑、鹿邑、永城等10县7.1万多民工直接参加了东西湖围垦工程建设。

大家可以想象很多电影电视中的情景,十几万民工乘坐火车背井离乡前往湖北的场面是个什么情况?当然,东西湖围垦工程计划需要9万多民工,7万多河南民工加湖北省内先期进入围垦工程的孝感地区与黄冈地区的民工6.2万多人开始衔接轮换,有效的保证了围垦工程的顺利进行。当时的围垦工程是按预定方案进行的:第一步,围堤护河;第二步,排渍灌溉;第三步,垦荒建场。以武汉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兼顾周边的孝感和汉川,排渍围垦为主,泄洪防涝为辅。

后来根据全部数据统计,整个东西湖的围垦工程动员并组织了武汉地区的工人、农民、干部、驻军、学生等1万多人;调动孝感、黄冈两区十八县农民3万多人;调动河南支援农民7万多人,总计人数接近12万。

这在当时绝对就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壮举。而东西湖区的围垦工程完成后,很多河南人选择不再返回河南故土,留在东西湖安家落户,据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一份历史资料表明,整个河南省与湖北省黄冈地区支援东西湖区的围垦工程的农工有6万人左右都留在了东西湖,将他乡变成了故乡。

目前,工作生活在东西湖区的河南人,绝大多数已经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适应了东西湖的气候与风俗习惯,他们将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培育利用,在这里种植蔬菜、苗木,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之路。在国道两旁延伸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塑料大棚。黄瓜、西红柿、葡萄、西瓜、草莓等农产品,极大的丰富了武汉的消费市场。还大搞乡村旅游,武汉著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石榴红村”就是典型的“河南老乡”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