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全国最牛的重点高中,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衡水中学吧!其实,还有一所深藏不露却在学科竞赛领域登峰造极、牛气冲天的学校,她就是身处湖北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简称“华师一附中”)。
——看看牛校都有哪些气质?
NO.1高冷!
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国家集训队排名,甩开N条街!
进入国家集训队,是目前竞赛唯一可以免高考直接保送清华、北大的至高无上的资格,而华师一附中能够保送清华、北大的人数,居然超过了帝都的人大附中,更是大幅甩开的学科竞赛“霸主”——华东师大二附中和湖南师大附中。
NO.2帅气!
全国及国际五大学科竞赛遥遥领先,任你追!
什么叫望洋兴叹?什么叫望尘莫及?看看华师一附中的累累硕果,你就彻底震撼住了!
到年5月,华师一附中在五大学科国际奥赛中,共荣获31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名列全国前茅。获奖学生纷纷踏入清华、北大等国内外一流的高等学府,成为真正傲视群雄的天之骄子!
拿年全国五大学科竞赛来说,华师一附中共有人次获奖,仅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就有65人,占15%。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奖人数高达人,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63%,包括全国一等奖15人、全国二等奖84人、全国三等奖人;8人入选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4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NO.3霸道!
高考名校录取率连年霸榜,怎么着?!
有句俗话叫:考进华师一附中,就有一只脚踏进重点大学了。这句话一点不假。华师一附中高考重本率(年均达93%以上)特别是清华、北大录取率连年雄居湖北省榜首。在这份霸榜“功劳簿”上,自然少不了自主招生、学科竞赛的重要贡献!
年,华师一附中43人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加分,24人获清华、北大一本线录取,13名同学通过学科竞赛保送清华、北大(全省共20人)。
年,46人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加分,11人保送清华、北大。
年,43人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加分,14人保送清华、北大。
..................
揭秘:看看牛校是怎么来的?
NO.1先看两位干大事的校长——
都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巧合的是,衡水中学有“一李一张”两位校长,华师一附中也有“一李一张”这样两位校长。
崛起校长:李水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李水生这个名字很普通,但在武汉市甚至全国教育界,这个名字却是响当当的。李水生从教近六十载,至少捧红了三所中学名校(华师一附中、湖北华一寄宿学校、武汉睿升学校)。就是在他的“捣腾”下,华师一附中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全国闻名。
李水生年开始担任华师一附中校长,主持学校工作18年,“折腾”出了不少大事儿——年,试行“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教学等改革举措,设立诸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之类的大量选修课程,每天上午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下午时间主要用来给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参加课间活动,切实“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年,组建数学竞赛组。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素质学分制”改革,将大学的学分管理引入中学......
“要想大,先不怕!”把时间还给学生,增设选修课,搞素质教育,折腾这些都是为了啥?答案就一个:让学生玩学科特长、搞学科竞赛、做大做强!
成绩出人意料的好!到年,华师一附中就有6名学生提前考入名校少年班,涌现出一批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能手。年,该校学生汪琛就荣获了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这些打拼出来的成绩,自然也为年起开始推行的自主招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水生的带领下,华师一附中开创了许许多多个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和领先,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创业校长”、“扳命校长”。(注:“扳命”用武汉话说就是不断翻新,用时髦语言讲就是不断改革)
敢想敢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另辟蹊径实现超常发展!恐怕这就是李校长的成功之处吧!
可能直到今天,国内很多高中的校长们都未必能有这种意识。他们要么不了解学科竞赛的作用,要么就是不重视或者对此有畏难情绪,还是喜欢赤膊上阵的老一套,更别说30多年前了!
发展校长:张真——把竞赛发扬光大
年7月,张真刚接任华师一附中校长,就展现了女强人的作风——
第一件事,解决了全部名高一新生入学便迁到原二附中校址上课的问题,实现了一附中、二附中的形合与神合,扩大了华师一附中办学规模。
第二件事,创立了国际部,后来发展成为华师一附中的另一块金字招牌。到年,国际部文科、理科一本上线率分别达94%和87%。
与此同时,张真提出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同步增长的“四个创新”理念,即课程改革要有新的领域;教学研究要有新的活力;课堂教学要有新的效益;教学管理要有新的激励。
课程改革改什么?让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的选课!选修大学的课程!比如《大学物理》、《自主招生教材》等等。
教学研究研究什么?研究高考与学科竞赛,反思教学,提升实效!
课堂教学教什么?教学生如何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说到底,因材施教,挖掘学科特长,培养创新能力,服务升学竞赛!
效果很快在比较特殊的届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这批学生年中考时,正赶上华师一附中由“自主招生”改为“统招统录”而且扩招,生源参差不齐。入学后又遇上全省开始执行国家年高中课程新计划,高考模式也举棋不定。
然而正是这一届,尝到了“四个创新”教育理念的甜头,三年后创造了惊天动地的高考奇迹——
人参加文、理科考试,总分超过分的有名,其中31名被北大、清华录取;4名学生突破分,而全省只有7名;分的王冉成为全省“理科状元”。35人获得全国学科竞赛一等奖,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3人获第55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学科大奖;骆相宜获第八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铜牌;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华师一附中总分全国第一!
“金秋结硕果,佳绩慰苦心!”到年新校长周鹏程接任时,华师一附中延续并实现了新的辉煌!
当年五大学科竞赛中,华师一附中仅全国数学联赛就有人获国奖(含全国一等奖19人);4名同学分别进入国际物理、化学、生物奥赛国家代表队;1名同学获得亚洲中学生物理奥赛金牌;高三30班44人中,16人因闯入五大学科奥赛国家集训队,获得北大、清华保送资格,另外17人获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加分投档或降一本线的优录政策。
NO.2再看竞赛教练团队
华师一附中的辉煌成绩,光有校长重视还不够,还得有强大支撑!
拥有一支年轻优秀、能力过硬的竞赛教练团队,是该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激励这支团队年年扩大批量产出,学校还专门设有学科奥赛特别贡献奖!!!
据了解,华师一附中的竞赛教练团队的功勋人物包括:
数学奥赛总教练、金牌教练汪严承老师;
奥数国际赛场屡创神奇的叶新年老师;
物理奥赛金牌教头、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物理权威蒋大桥老师;
物理奥赛金牌教练、湖北省特级教师鲁志祥老师;
“中生代”物理奥赛教练向立艳老师;
“新生代”物理奥赛教练周志东老师;
化学奥赛金牌教练赵国勇、陈国良、马志俊老师;
生物奥赛金牌教练李小明老师;
信息学奥赛全国金牌教练孙俊峰,等等。
这批老师的成长及其取得的成就,都是从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中培养出来的。他们把对奥赛学科规律的研究,深深地融入教学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学科兴趣,最终成为华师一附中学科竞赛建设的特殊贡献者!
NO.3再看学校生源——
最狠的一招:全省招生(俗称“专县招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再好,没有学生参与也等于零。
“学生哪里来?”是很多高中学校的挣扎和困惑。但华师一附中例外!
因为华师一附中持有“免死金牌”,即全省招生(俗称“专县招生”),可以全省、全市抢生源啊!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强、先学抢(抢生源)!!!
按照湖北省教育厅明确的专县招生政策,华师一附中可每年面向武汉市外、湖北省内招生人左右的学生,专县招生需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门课程。这样一来,除武汉市的生源可以全面保障外,省内其他地区的优秀学生也被吸引过来了,自然生源不愁。
学生进来后,再按照其成绩和特点进行分班:竞赛班(武汉市网招生、武汉市一等奖项学生、专县生中的特尖生),高分班(武汉市中考、调考高分考生和专县生中的较尖生),以及实验班和平行班。
除此之外,华师一附中还有几张“护身符”,即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招生、体育后备人才招生、(音乐、美术)艺术特长生招生,每年也会招收不少优秀特长生进来充实升学率。
然而她的这种“特殊权利”,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几十年教学改革换来的,是优异的高考成绩和升学率换来的,是诱人的学科竞赛成绩和自主招生加分优惠换来的!想创业之初,华师一附中的生源也是参差不齐,好生差生“一窝教”。总归一句话:花自盛开,清风徐来。
(来源:学科竞赛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