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位于北纬42°31'到44°40'之间,与欧洲阿尔卑斯山和北美落基山两大世界冰雪胜地同处于“冰雪黄金纬度带”,是我国开展冰雪运动的重点城市,被誉为雾凇之都、滑雪天堂。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条件,吉林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要做好雪文章”等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担负起冰雪特色城市的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服务大局,全力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冰雪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政治担当,主动服务北京冬奥大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要求,为弥补我国越野滑雪训练设施的短板,我们利用北山人防工程,改造筹建世界第四、亚洲首座标准化四季越野滑雪场,全力打造备战北京冬奥会的精品工程。自年9月开工以来,我们克服了施工环境复杂、工期紧张、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挑战,于年12月投入使用。目前,设备系统运行良好,参数指标均达到同类雪场国际一流水准。国家越野一队、跨界跨项越野队、北欧两项二队等22支国家及各省市运动队已陆续进驻训练,近期将举行全国越野滑雪项目秋季大比武。依托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我市还组织开展了体育教师越野滑雪培训、冰雪特色学校夏季训练等活动,带动参与越野滑雪运动员由原来的76人迅速拓展到余人,有力地推动了越野滑雪在我市的普及推广。
围绕全力服务北京冬奥大局,我市也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北京冬奥助力。一是大力发展冰雪竞技体育。深入实施冰雪奥运冠军培育计划,开设了14个优势冰雪项目,目前已有83人入选国家队,其中女子单板滑雪20名,占据国家队三分之二。近年来,吉林市冰雪体育运动成绩斐然,实现了冬奥会、世锦赛、世界杯等重大冰雪赛事金牌全覆盖。我市运动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获得短道速滑米金牌,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为我国获得唯一一枚金牌。二是着力培养冰雪专业人才。以冬奥组委需求为导向,在我市3所高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冰雪相关专业23个,每年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人才名,特别是支持北华大学创办冰雪学院,已联系国内外30余家单位组建了冰雪教育联盟,为北京冬奥会筹办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三是推动全民上冰雪。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在我省首创编印冰雪教材,冰雪体育开课率率先达到90%以上。
实施“筑梦冰雪,相约冬奥”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开展市直机关干部畅享滑雪活动,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每年超过80万人次,全民上冰雪达到万人次,为专业运动员选拔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四是打造顶级冰雪赛事平台。利用国家冰球训练基地、国家滑雪训练基地、国家登山滑雪训练基地等国字号训练基地落户我市的优势,积极承办世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全国大众高山滑雪冠军赛、全国冰球联赛、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等大型冰雪赛事活动百余项,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为北京冬奥赛前热身做好充足准备。
二、加强统筹谋划,做好“雪”的文章
在全力服务北京冬奥的同时,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冰雪资源优势,从整个冰雪产业链条进行了快速推进。
(一)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冰雪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为投资者提供可预期的发展空间。聘请国内外专业团队,高标准编制全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雪场资源空间布局规划、泛北大湖区域雪场集聚规划,对构建冰雪产业全产业链进行科学统筹布局。同时,在雪场配套建设上,规划实施冰雪景区高等级公路、通航旅游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冰雪产业配套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宣传营销,扩大冰雪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宣传媒体主渠道作用,在40余家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刊发转载我市冰雪产业相关报道,特别是冰雪主题宣传片成功登陆央视黄金时段,并在纽约时代广场持续播出,充分展示了“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冰雪城市形象。积极参加国内外冰雪主题活动,高密度参加北京“旅博会”“冬博会”、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博览会、因斯布鲁克高山技术国际贸易展览会等活动,大幅提升吉林市在冰雪核心圈地位作用。精心举办冰雪节事活动,连续举办的24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现已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节事之一;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举办了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主题的国际摄影大展;成功举办正和岛新年论坛等高端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冰雪城市的“朋友圈”。精准开展冰雪旅游营销活动,推出50余条特色冰雪旅游线路,召开冰雪旅游展会17次,对全国31个省市开展多渠道营销。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在市委领导下,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冰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今年机构改革机构缩减、编制零增长的前提下,组建了全省唯一的冰雪产业发展办公室,落实专班专人队伍,统筹推动冰雪产业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特别是联创北大湖四季度假小镇项目,通过网上异地提交企业设立申请书当天,即为企业核发营业执照。
(二)聚焦“冰雪+”产业,大力发展冰雪全产业链
冰雪产业作为融合服务业、装备制造、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拉动作用巨大。我市依托自身基础条件,找准切入点,全力做好“冰雪+”这篇大文章,不断完善冰雪产业链条。做大“冰雪+旅游”。围绕打造世界级滑雪旅游目的地,建成北大湖滑雪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等12座中高级滑雪场,与清华启迪集团达成建设大型室内雪场的合作意向,不断夯实冰雪旅游的核心支撑。围绕打造中国雾凇之都,建成松花江百里九大雾凇观赏带,雾凇岛作为中国岛屿雾凇的最佳观赏区,接待游客连续两年保持在万人次左右,旅游综合收入在亿元以上。围绕打造中国最美温泉带,建成九大温泉体验目的地,“赏雾凇、戏冰雪、泡温泉”已成为我市冬季旅游的金字招牌。围绕打造特色冰雪主题民宿,以东北民俗文化和冰雪温泉旅游景区为依托,大力培育雪乡度假、冰雪娱乐、温泉体验等冰雪民宿项目,青山民宿、二合雪乡、雾凇岛等一批民宿床位总数已超过张,雪季带动景区周边户均增收20万元以上。做强“冰雪+装备制造”。依托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在永吉经开区规划15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及闲置厂房作为起步区,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目前,成功引进了法国波马嘉仕缆车、造雪机生产项目,已完成选址,预计年内开工。同时,北京卡宾滑雪板、江苏永兴塑业固定器等27个冰雪装备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做新“冰雪+科技”。将冰雪产业列入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重点推进。目前,我市与北京体育大学在冬奥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战略合作,东北电力大学与芬兰凯萨卡里奥体育学院合作建设冰雪体育器械研发中心,组织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等高校攻关智能滑雪训练机研发、冰雪3D打印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等项目,力争尽早建成全国一流的冰雪科研基地。同时,我市还在“冰雪+康养”“冰雪+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
(三)突出重大项目引领,打造北大湖滑雪旅游集聚区
在统筹谋划推进我市冰雪产业整体发展的同时,我们突出重大项目对稳投资、扩消费、促就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全力以赴进行了推进。以北大湖区域重大项目为例:
在带动投资方面。年以来,我市仅冰雪设施投资就达到32亿元,占历年投资总额的31%,年均增长20%。作为冰雪产业的龙头企业——北大湖雪场,-年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年以来完成投资20.5亿元,年均增长40%,近三年完成投资接近于过去13年的投资总和。雪道面积从公顷增加到公顷,位列全国第三位;住宿床位由0张增加到张,日接待能力由人增长到人,极大地提升了冰雪服务承载能力。随着北大湖冰雪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影响的不断扩大,吸引了一批战略投资者入驻,南京联创集团决定在北大湖建设总投资亿元的亚洲最大滑雪场和四季度假小镇项目,将成为世界一流、亚太第一的综合滑雪度假区,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一期将于明年4月份开工,预计投资在亿元以上。相关公路、轨道交通、通航机场、“七通一平”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形成亿元以上的投资,为加快打造北大湖冰雪产业集聚区奠定坚实基础。
在拉动消费方面。近三年来,我市接待冰雪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年均增速均在26%以上,-年雪季,全市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增长20%,同步带动了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9%,高于全省14.5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各大雪场作为重要载体,在扩大消费方面有力地发挥了促进作用。以北大湖雪场为例,-年雪季,雪场接待游客49.6万人次,增长60.5%,增幅在全国各大雪场位居第一,接待人次全国第二。从滑雪游客的来源地看,除东北地区以外,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游客总量占据前五位,总数达到17.3万人次,其中广东省游客超过4万人次,增速达到97.6%,其他四个省(市)游客增速也都在50%以上。可以看出,北大湖雪场越来越得到广大游客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游客的青睐,冰雪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新热点,“冷资源”正在转化为“热经济”。随着吉林联创北大湖雪场及四季度假小镇等项目的落地,泛北大湖区域游客规模预计达到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6亿元,并将带来1.2亿元的财政收入。
在促进就业方面。我市冰雪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就业人员达到3万人,比年新增1.2万人,对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北大湖雪场情况看,吸纳就业人数人,比年增加1余人。同时,雪场的运营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北大湖区域民宿发展到72家,总床位张,旅游收入达到万元,分别比年增长80%、48%和66%;周边农民自发购置了2辆大客、4辆中客、6辆小客车接待滑雪游客,同时向游客提供雪具租赁服务,人均增收1.5万元。另外,即将开工建设的吉林联创北大湖场及四季度假小镇项目,将打造滑雪度假、文化艺术、冰雪教育、国际会议、休闲农业等多种业态,预计拉动就业8万人,其中一期将拉动就业2万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