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雪友包机、包车蜂拥而至,在雪场纵情驰骋;八方来客置身雾凇岛,人在景中走,身在画中游……
11月下旬,一到吉林市,就被这里因冰雪而勃兴、因冰雪而幸福的新风尚所感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间,演绎着“化工城”奋力转型的万千气象;雾凇之都滑雪天堂,打开了北国江城“水墨”时节的时代意蕴。
在壮美的冰雪画卷中,冰雪经济的“江城”故事正入佳境。
一座城市的“轻盈转型”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白雪换白银了吗”“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吉林要做好雪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凝聚起吉林市上下齐心的智慧和力量。
素有“化工城”之称的吉林市,曾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卖化工、卖冶金的深刻印象,一度让人忽视了这座“沿江的城池”蕴藏的冰雪宝藏。
摆脱工业“一柱擎天”产业格局,吉林市提出“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吉林市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目光锁定在冰雪。
“冰雪产业是吉林市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有潜力的优势产业。我们要发挥世界级冰雪资源优势,培育世界级冰雪产业,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把吉林市建设成为‘冰雪体育强市、冰雪旅游名市、冰雪产业大市’。”吉林市委书记王庭凯如是阐述这座老工业基地的转型突破口。
打造冰雪名城,是吉林市对资源的全盘梳理和重新审视,也是吉林市经济转型重塑的生动实践。
吉林市成立冰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打破机制体制障碍,调动各方力量为冰雪聚合力;与国内外顶级团队合作,编制冰雪产业发展规划、雪场资源空间布局规划、泛北大湖区域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冰雪旅游交通规划;设立冰雪产业专项基金,发挥旅游业、冰雪产业、招商引资等政策优势,促进冰雪产业集聚,打造冰雪全产业链;实施“冰雪+”战略,把冰雪产业作为融合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做好“冰雪+体育”“冰雪+教育”“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文化”“冰雪+科技”“冰雪+人才”,促进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吉林市冰雪成绩斐然:
11月中旬,吉林市发展“冰雪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10月下旬,由市委书记带队的吉林市冰雪,盛装亮相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捧回了两份与芬兰巴佛集团签署的“冰雪”合约;
11月初,市长率团赴上海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芬兰有关方面的官员就冰雪产业合作进行细致交流。
总投资亿元的度假小镇项目落户北大湖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完成总规划编制。
-年雪季,万科松花湖、北大湖两家雪场接待游客人数和游客增幅居全国前两位。
吉林市频频发出“冰雪强音”——
前几天,吉林市雾凇美景霸屏“朋友圈”、微博热搜榜;
11月以来,冰雪宣传片登陆央视《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刻;
11月,“雾凇之都滑雪天堂”走进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雾凇场景让昆明百姓和国内外旅行商眼前一亮……
一系列高位统筹、政策拉动、项目带动、营销促动、宣传推动的“组合拳”,为吉林市冰雪筑牢根基。“雾凇之都滑雪天堂”,成为吉林市“轻盈转型”的新名片。
书写冰雪名城的时代答卷
去年年底,吉林市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作为冰雪名城,吉林市如何担起国家“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时代使命?
吉林市市长刘非说:“展望未来,我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服务冬奥大局,发展冰雪经济,切实强化冰雪城市的责任担当,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索‘白雪换白银’的现实路径。”
富集且多元的雪场,是吉林市发展冰雪经济的一大“王牌”,也是当地塑造主客共享的冰雪生活方式的主阵地。
11月22日中午,记者来到全球第四座、亚洲首座的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这座由废弃防空洞改建的室内雪场,是当地着眼于“备战冬奥、补齐短板”打造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属于异常宝贵的稀缺型场地。它可实现全年全天候运转,彻底解决了运动员一年只能训练3个月的瓶颈。
戴上防滑鞋套,穿过厚厚的铁门,记者走进这座具有标志性意义和世界级影响力的冬奥工程雪场。蜿蜒的雪道就在这个举架高挑、空气清澈、通透明亮的空间中,雪道上,数十名身着五彩滑雪服的青少年运动员像燕子般飞驰而过,在加油声中,墙上“备战冬奥”“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标语分外醒目。
据吉林市体育局副局长刘义军介绍,四季越野滑雪场自年初运营以来,已有22支国家及各省运动队进驻,累计训练达余人次。
在确立冰雪强市之初,吉林市各大雪场度假区便达成共识,以差异化定位促进冰雪消费,同时承担冰雪人才培养、冰雪市场标准化建设等社会责任,为冰雪运动走向大众消费树立信心。
今年11月,吉林市开启了-年雪季,十余家雪场集中“开板”。
11月22日,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多名小学生成群结队,跟着教练学习滑雪动作;雪道、缆车候位区和雪具大厅里人头攒动。
南京游客陆晓峰已连续5年“追雪”到吉林市,“下了高铁就有冰雪直通车到度假区,交通非常便利。缆车很好,雪道也丰富,很开心。”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钟锐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冰雪人才培训基地、吉林市冰雪教育实训基地,度假区开展了教练员培训、中小学生“雪课”、“冰雪运动进课堂”等活动。
11月22日,北大湖滑雪度假区里同样人声鼎沸。
跟随黑桃俱乐部抵达北大湖的滑雪达人“运动的不倒温”兴奋地说,“我们有多人从上海来到这里滑雪,办派对嘉年华。北大湖越来越酷了!”
长期以来,北大湖为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滑雪运动员提供滑雪训练场地。近年来,这座凭竞技体育闻名的雪场,乘上了冰雪经济的快车,向度假区转型。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营销负责人闫帅介绍,为了迎接新雪季,他们连续5、6个月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跑市场,北大湖实现了新雪季“开门红”。仅11月16日“开板节”当天,就有7支国内顶级滑雪俱乐部扎堆儿在北大湖“开板”,这个雪季接待游客人次有望增长三成。
据初步统计,目前,万科松花湖、北大湖度假区日均接待游客均为人次左右。此外,两家雪场还推出惠民举措降低滑雪消费门槛;还将启动夜间滑雪项目,丰富夜晚经济。
让冰雪释放更深远的社会效益。近两年,吉林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政企联动、校企联动,引导市民百姓参与冰雪运动、引领冰雪游客冰雪运动,不断增加冰雪黏度。
-年雪季,吉林市投入资金余万元实施“筑梦冰雪·相约冬奥”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7.5万名学生走进雪场上“雪课”;开展全民上冰雪活动,吉林市参与冰雪运动人次达多万;开放百余块公益冰场,全市万人次参与滑冰运动。
冰雪经济裂变的更多可能
被誉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雾凇,是吉林市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当地持续打造的松花江百里雾凇观赏带中,雾凇岛声名远扬。
11月下旬,通往雾凇岛的公路上一辆辆旅游大巴如织穿梭,“寒江雪柳”吸引了大量游客。宁波市民张继荣感叹自己的幸运,“看到了入冬以来雾凇岛的第一场雾凇,太美了!吉林市是全世界观赏雾凇最好的地方!”
皑皑白雪掩映下的雾凇岛,宛若仙境。沿着小路走到岛中央,乌拉历史文化馆映入眼帘。从打牲乌拉馆、乌拉皇后馆,到豆腐坊、铁匠铺、乌拉私塾,一一再现了从龙兴凤举之地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走在其间,仿佛穿越了数百年的时空。
雾凇岛国际旅游公司市场部杨春雨介绍,为了破解体验型项目匮乏的难题,近两年,企业累计投入了1亿多元,新建了一些乌拉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
“冬天我可以在雾凇岛上班了!”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市级非遗传承人赵洪阁幸福地说。
冰雪引来众多社会资本投资。圣鑫旅游度假区温泉谷就是其中之一。企业负责人孙殿伟介绍,坐着雪圈从雪道滑进温泉池,这一冰雪温泉项目深受香港、广东等地游客喜爱。
新项目、新玩法丰富了游客的冰雪消费选择。
一到雪季,毗邻雾凇岛的乌拉街镇韩屯村的上百家农家乐门庭若市。“村里逾八成村民是满族人,村子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韩屯村党支部书记胡彦说,他们打算举办为期28天的满族民俗文化艺术节,用猎鹰文化、打牲朝贡等民俗活动留住游客。
从韩屯对文化认同的渴望不难发现,在雾凇、滑雪、温泉三大核心冰雪产品日趋繁荣的背后,吉林市冰雪经济仍有亟待释放的更为耀眼的光芒。
翻开吉林市的历史,“因船而名,因营而城”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
康熙三次东巡,两抵吉林,百年江城与千古一帝结下难解之缘;头道码头,吉林水师的赫赫战功历历在目;清顺治年间,在乌拉街镇建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吉林市作为皇室的贡品基地汇集了东北的珍馐物产,满载贡品的马车一辆接一辆从这里出发,赶往千里之外的紫禁城……
这方灵秀山水的过往传奇,正是我省“冰雪丝绸之路”的历史溯源。在民俗学者施立学看来,若能将吉林市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冰雪产业深度融合,将会释放出独一无二的冰情雪韵。
纵观山水林田等生态资源富饶的吉林市,白小米、紫皮蒜、木耳等农特产品物华天宝;福源馆、万事发鱼庄等“老字号”历久弥新;满族剪纸、庙会、冰市等风俗令人兴味盎然,能否打造成极具地域特色的吉林市冰雪符号?
江西婺源篁岭的晒秋、山西的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苏州的“红楼梦游山塘”……借鉴这些以文化塑形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吉林市冰雪将会产生怎样的经济裂变?
这几天,关于吉林市冰雪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将于年底启动的雾凇冰雪节,将探索满族民俗、非遗等资源与冰雪深度融合;
主动对接参与国家冰雪装备标准制定,打造冰雪装备制造基地;
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正计划修建雾凇、滑雪观景长廊,面向游客开放……
不难预见,将城市的生产力、发展的创造力和资源的组合力深度贯通,吉林市定将迎来冰雪经济的腾飞!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玮李樊编辑:赵树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