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北大湖 >> 北大湖优势 >> 正文 >> 正文

湖北汉川退垸还湖58万亩汈汊湖百里旖旎

来源:北大湖 时间:2023/6/23

5月22日,汉川市汈汊湖南干渠段,夏风吹过原野,连片湖水泛起阵阵涟漪,一群水鸟欢快地飞翔,好一幅诗意盎然的水乡画卷。

汈汊湖是湖北第五大湖,也是全国最大内陆封闭式湖泊。经过数十年围湖养殖,湖面萎缩,水质下降,功能退化。

从年开始,我省大力推进退垸还湖,迁出渔民,破除池埂,让湖水回家,曾经遭蚕食的汈汊湖再现百里湖光美景。

围湖养殖数万亩湖面成了“格子铺”

走进汈汊湖湿地公园,一张湖区航拍图格外显眼。俯瞰湖区,汈汊湖如同巨大的“日”字。

汈汊湖养殖场党委副书记邹顺斌介绍,汈汊湖原本是洪泛区,上世纪70年代,因围湖造田,修建四大干渠,一个大整湖被围成长16.1公里、宽5.5公里的“日”字形水面,面积近13万亩。

走近航拍图细看,图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无数个大小不一的水格子,如同格子铺一般。“每个小格子,就是一个鱼池。”邹顺斌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开始在汈汊湖围网养殖,后期被列为渔业经济体制改革示范区,还引进外来单位参与开发。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汈汊湖水产养殖进一步“升级”,开始大规模开发鱼池养殖,连片湖面被分割成无数个小鱼塘。本世纪初,汈汊湖区开始养螃蟹,因经济效益好,家家户户参与,大小池塘发展到数千个。

大规模养殖给当地带来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肢解分割了汈汊湖,最后剩下的连片水域不到亩,加上投肥养殖致使水质恶化,碧波万顷的浩淼湖区美景被蚕食殆尽。

围湖养殖还造成汈汊湖调蓄洪能力大幅下降,灾害频频发生。年洪灾期间,湖区水位接近历史最高,多地被淹。

破垸拆埂湖面“长大”20倍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破垸拆埂,让湖水回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年,汈汊湖退垸还湖一期工程启动,当年4月,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湖区一个个围垸被拆除。到当年9月底,共搬迁居民户,还湖1.34万亩,成片鱼池变成连片湖水。去年,二期工程启动,12月首批挖机入场。截至目前,两期共还湖5.8万亩,搬迁居民多户,湖面“长大”20倍。

在汈汊湖国营生产队片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两台挖机正挥舞着长臂,将两米多高、近3米宽的池埂一点点地铲除。邹顺斌介绍,国营生产队片区是还湖的扫尾工程,预计6月初将完成规定的还湖工作。

鱼塘退出,管理跟进。为提升湖水水质,汉川市开展了汈汊湖流域专项治理攻坚战,对湖区38条干渠和主渠的杂草进行清理。同时组建了管湖队,30名队员常态化巡湖,45名保洁员日常保洁。

在汈汊湖南干渠片区,新退还的湖滩已种上蒲草。“既净化水质,又能护堤,还能为水鸟提供栖息地。”邹顺斌说。

为防止向湖区乱倒垃圾、偷排污水等,汉川市还在汈汊湖沿岸安装了15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打击违法行为。汉川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胡圣涛介绍,后期还将继续加密监控点,为汈汊湖管护提供有力的支撑,确保湖区生态持续向好。

以湖为媒湖乡旅游未来可期

“去年冬天,一群群天鹅、大雁在草间栖息、觅食,让人兴奋。”孝感市水利和湖泊局河湖长科科长徐劲介绍,受围湖养殖影响,近十几年来天鹅在汈汊湖渐渐淡出视野,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和休养生息,湖区生态明显好转,天鹅又飞回来了。

烟波浩渺,百鸟翔集……汈汊湖曾经的湖光美景让人怀念。如今,湖面“长大”,生态好转,发展湖区旅游迎来新契机。

年,汉川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编制《汉川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构建“一核三廊四板块六环线七湖体”空间发展战略格局,形成“城区旅游核——水上景观廊道——全域旅游板块——湖泊主题旅游区”的复合空间形态。

作为汉川名片,汈汊湖湿地公园以农旅融合等支撑,引入社会资本精心打造“一湖一城一园一村”美景。4月29日,在孝感市一季度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上,汈汊湖湿地公园项目签约50亿投资,项目总体规划面积48.7平方公里,包括湖区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建设、渔民还建小区建设等。

千年湖乡,水韵汉川。爱湖护湖,以湖为媒,湖乡旅游未来大有可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祝华通讯员熊渤华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