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语文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名誉主任徐中玉,6月25日在沪去世,享年岁。
徐中玉曾执教于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年调至华东师范大学工作,历任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他还曾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等职。
在文艺理论界,徐中玉贡献颇多,但今天当人们提及徐中玉,总是会和《大学语文》联系在一起,徐中玉也被誉为“大学语文教育领域的灵魂人物”。
徐中玉手迹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共同倡议,恢复开设因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而中断的大学语文课程,发起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年,教材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这也是“大学语文”时隔近三十年后,重新回归大学课堂。
在新中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问世前,大学语文教育经历坎坷,大学教育一度失“语”。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承担着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上世纪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苏联教育模式而取消,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程从此消失,中断了近三十年。
大学语文对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苏步青教授年发表任复旦大学校长宣言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恢复大学语文这门课的主因,便是“补课”。刚刚走过那个特殊的年代,人文教育几成荒漠。年,时任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针对中学、大学“重理轻文”的现象,刊文《理工科学生要有文史知识》。有的理工科大学还将此文印发给学生作为补充教材。苏步青写道,在他接触的大学生中,百分之二三十都存在语文知识面不广、行文不注意逻辑以及错别字多的问题。
当然,恢复大学语文不仅仅在于实用性的知识,在徐中玉看来,当时“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恢复大学语文课程,就是希望改变当时的这一现状。
《大学语文》历经多次再版
第一版《大学语文》出版不满两年,已被全国文、法、理、工、医、农等余所大专院校采用;年“补充教材”出版,发行十万册,销行一空;年的第二版修订本,发行一百多万册。年底,《大学语文》第11版发行。《大学语文》不断改版,说明大学语文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徐中玉说过,“一种教材可以原封不动用上几十年的日子早已过去……如果‘凝固’、‘保守’也可算作‘稳定’,那么,这种‘稳定’其实是很不足取的,因为它实际上乃是‘停滞’的饰词。”
但“十年辉煌,十年徘徊”,仍未成为一门学科的“大学语文”,存废之争一直存在,被边缘化也是事实。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前会长齐森华总结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两位前辈登高一呼,大学语文很快走向全国,应是兴盛期;90年代,则时起时伏,日益趋向边缘,可谓徘徊期。”
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要求:“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各校普遍铺开大学语文教育,但随之出现了教材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据年教育部公布,当时已有大学语文教材种。其时,不少高校已将其改为选修课。
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年北大中文系百年庆典,陈平原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确实有必要在大学里设置类似‘公共英语’那样必修的‘大学语文’”。时任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迅速回应支持。当时,北大每年新生三千余人,选修大学语文者不足人。
大学语文教育的失“语”之态,已经出现。
自年9月起,北大开设了大学国文课,几乎全部理工科院系将其列为必修,每年修课人数近0人。与课程配套,中文系数位教师共同编写了《大学国文选本》教材,由钱理群、曹文轩二位教授审定出版。《大学国文选本》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师生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好评,不足两年时间里印刷了四次,在全国多种《大学语文》教材并行的状况下,能达到这样的影响力实属难得。
但几乎在同时,更多的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成了选修课,绝大部分理工科院校,没有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有大学生因此在网上感慨,“汉语都成选修了,为什么英语还是必修?”这样的诘问,问的不仅是正逐渐被边缘化的大学语文,也是在感叹功利主义下文科教育的式微。
有机构发布的年就业竞争力30强专业中,近半数为新工科专业。而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大类,就业竞争力仅为工学大类的七成。在相当长时间里,文科已经被视为无用的专业,理工科专业被视为更有用,这种功利主义,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批评为“目前的中国大学太实际了,没有超越职业训练的想象力”。
在功利主义的泥沼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希望迅速看到教育的“成果”,教育变成了急功近利的一项投资,而类似于大学语文这样的文科专业,则被视为没有回报的投资。对于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说,“许多知识和学问对于人生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一味强调兑现的‘显在’功能,很可能会出现像梅贻奇在《大学一解》中所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梅贻奇主政清华十多年,其法宝之一就是‘通才教育’,学无用的知识。民国时期的灿若群星的大师中,有一多半出自清华,这证明了‘无用教育’是深谋远虑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
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年底修订的新版《大学语文》的序言中,徐中玉写道:“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考虑,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考虑,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以后,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愿大学不再失“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倪自放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