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北大湖 >> 北大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北京大学报时铜钟内刻满中外文字,内容可笑

来源:北大湖 时间:2023/11/28

如果去北京大学游历,都不会错过看一看北大钟亭的机会。钟亭位于未名湖西岸的小土山上,是一个圆顶六角的亭子,整体不大,但是位置非常好,临湖面山,顺着小径可以走向湖边。

钟亭内挂着一只古朴的铜钟。铜钟是在年间铸成的,钟体上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的字样,距今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算起来比北大的年纪还大。

据说,这口铜钟是北洋水师报时用的钟,年差点被劫走,年开始被用作燕京大学报时的校钟。当时,燕京大学行政执行委员会还特意制订了一部《撞钟法》,规定撞钟时间和次数:每四个小时循环一次,每日从早晨六点至晚间十一点是撞钟时间。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多年来,这口古铜钟内部的每一寸地方布满了涂鸦,字迹层层叠叠,内容是五花八门。从字迹上辨认,写得最多的是和北大有关,内容挺有意思,比如有人写“我要上北大”,也有人在刻上“阿妹啊,么么”之类的情话。

涂鸦的文字里,不光有中文字,还有英文、韩文。因为北大每周有开放日,所以,这些刻画的字迹也不完全是北大学生所为,更和北大人的素质没有任何关系。

涂鸦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涂鸦是兴趣的体现,体现出自身创造力,成年人在浏览过程中喜欢在古文物上随手涂鸦,留下“到此一游”之类的内容,更多出于内心的“恶趣味”,期望可以“万古流芳”。

涂鸦者特别喜欢在古建筑上“留言”。长城的城墙之上可以看到英文、韩文、日文等多国文字。太原市的永祚寺双塔,建于年,屹立三百多年的砖塔的塔壁上,布满游人的胡乱刻画。虽然现在古塔已经加强保护,但刻画上的东西历尽几十年仍旧清晰可辨,不可能重新恢复原样。

涂鸦不分国内国外,是“国际性通病”之一。国内的文物上有人涂鸦,国外的古建筑、文物上也会见到各种刻画。涂鸦对文物的破坏往往是永久性的。

在一些国家,随意涂鸦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有牢狱之灾。去年,有两名23岁的年轻人,在泰国旅游的时候,喝得太兴奋,晚上跑到一座有历史的古墙上随意乱涂乱写,结果触犯了当地法律,被逮捕入狱。

北京大学要清理铜钟里的涂鸦脏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先向国家文物单位报告清理铜钟涂鸦污脏具体措施,在清理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选择物理的清理方法,避免化学试剂清理对钟体的损坏。

有网友建议给钟亭加个围栏,保护这口有特殊意义的北洋水师报时钟,但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保护文物,杜绝涂鸦,除了法律约束,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游人的自觉性。同时,在维修后还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防止游人对铜钟恶意涂鸦。

在北大钟亭里的铜钟内刻个字,祈盼如愿以偿考进北大,虽然心愿挺美好,但其实是一件相当可笑的事情。你说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