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普通话,大家首先会想到首都北京,当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说普通话最好的地方并不在北京,北京的普通话儿化音较重,京味较浓,普通话最好的地方其实是在这个小县城,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成为普通话说得最好的地方。滦平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承德市西南部,处于京、津、辽、蒙的省市“金三角”交汇点,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是沟通京津辽蒙的交通要冲。滦平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西最长95.7公里,南北最宽67公里。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滦平,被称为普通话之乡,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每一个人普通话都讲得这么好呢?
滦平与普通话的故事,要从多年前的明朝说起。明朝初年,经过数十年与蒙古政权的征伐拉锯,中原地区人口锐减。从人口相对稳定的地区移民,成为明朝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首要选择。地处山区、受战乱影响相对较小、人口稳定的河北北部山区成为人口内迁的重要基地。滦平有个小兴州,是古北口外百姓在明初集中内迁的出发地。近年来,经常有河北保定以及山东、河南等地的人来这里寻根问祖。
清朝建立,滦平就从长城边塞弃地成为多民族融合的走廊。清朝顺治帝曾在这里建行宫、驿站,派兵驻守。后康熙帝在承德兴建避暑山庄,滦平更成为往来承德与北京的重要通道。康熙、乾隆、嘉庆、咸丰4位皇帝往返途经此区域余次。现在境内还有清代御路遗址5条、行宫遗址8处。早在明朝,官方语言为南京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标准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永乐年间迁都北京,随之而来的南京话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满清入主北京以后,朝廷积极学习汉文化特别是语言文化。满族人学说的北京话,逐步成为清代推广的新的北京官话。
滦平既然像是空白磁带,大量来源多样的移民没有强势方言,通用的就是清朝推广的北京官话,可以说在清朝时滦平就是北京官话推广的先行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滦平话,受北京官话影响很深,演变中也具备了自己的特点,比如直接、清晰、明确。也许这些恰好符合推广的标准吧。
滦平县旅游资源是承德市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金山岭长城、白草洼国家级森林公园、碧霞山地质公园、涝洼观星台、转山湖生态旅游区、清代行宫遗址、山戎文化主题公园等。外出旅游语言最重要,去一个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旅游心里可是很舒服的。这里可是普通话之乡哦!滦州古城也很美,朋友们来游玩一下就知道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