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此漫长,在渴望和痉挛之间,在潜能和存在之间……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轰然落幕,而是郁郁而终。”
这是诗人艾略特在《空心人》中所写。
在我国,“空心病”的概念是由北京大学危机干预中心的徐凯文老师提出的,他发现北大有30%的学生有“空心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许多父母自诩合格甚至伟大,他们能为孩子付出所有,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他们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但他们却往往忽略了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是尊重和理解,以至于当孩子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时,他们却视而不见。
我曾经劝导一位患抑郁症的朋友,将病情如实告诉父母,目的是能让她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帮助,没想到,却使情况陷入了更加糟糕的境地。当她鼓足勇气向父母说自己患了抑郁症时,父母却一脸责备地对他说:“你啊,就是太脆弱了。你看别人都好好的,没什么问题,你怎么就得了什么抑郁症呢?肯定是你的问题。”
许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热衷于以“为了你好”之名,企图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却未曾聆听他们自己的心声。
曾经有个新闻,一个孩子从小就是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为人谦和,各项附加技能都被拉满。高考时,他不负众望地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信心满满地以为乾坤已定,终于能够如愿以偿地离开那个一直束缚自己的家庭,奔向自己心之所向的文学专业。
但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他却崩溃了,他发现自己被从没填写的金融专业录取了,他立马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从小到大,父母总是将他们的意志强加在他身上,即便他反抗也无效,这次也不例外。当他情绪崩溃地去质问父母时,他们却丝毫没有觉得偷改自己孩子的志愿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相反的,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地回应到:“我们也是为了你好,金融比文学好赚钱多了,你读了文学将来能够干什么?”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能不崩溃吗?他们的所思所想、事业家庭,都被父母锁得死死的,没有任何挣扎的机会。
徐凯文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那些优秀的孩子,他们智商高、情商高,成长中没有经受过明显的创伤,却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他们所承载的往往是众人期待的目光、父母高标准的要求,他们的自我被掌声、鲜花、羡慕所掩埋,久而久之便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来,又为何而活。
就像电影《阳光普照》中的阿豪,从小受到父母倾倒性的偏爱,仿佛被阳光普照。但这没有使他感到幸福,反而使他承担着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即便表面温暖善良,他无法容忍自己丝毫的失误和不完美,活得太累太压抑,甚至当父母看到水泥地上阿豪冰冷的尸体时,也无法理解这惨剧为何会发生。
电影不过是真实生活的缩影和写照。沟通交流和理解是人类社会稳固的根基,偏偏许多父母选择忽视这条与孩子建立羁绊的重要途径,一直到酿成悲剧才幡然醒悟。
前些年一则新闻播报到,一名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后,当场跳桥死亡。无论是非对错,极端情况的发生都在于双方沟通的障碍。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想沟通,他们努力尝试过,却不见成效。许多父母总觉得“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便将自己的想法标榜为孩子应该笃信的真理,殊不知这是极度自私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绘制自己人生的蓝图,没有人必须顺从别人的想法,去度过一生。这样的一生,无论多辉煌灿烂,始终不是他自己的。所以才有人即便满怀鲜花也茫然空洞,即便成就满满,也想不清自己为何存在。
《大佛普拉斯》中有这么一句话:“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人藏在内心的想法深不可测,身为家人,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当一个孩子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想,父母却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一顾,这便造就了一个个“空心”的孩子。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坚守任何一种生活。”
只有一个人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心灵力量,才能掌舵自己的人生。如此,就不会有一条条年轻的生命,前仆后继地去拥抱死亡。
对此,父母能做的是放手、尊重和理解,而不是撵着孩子走父母眼中那条通往成功的大道。
我是沐棋,专注探索人性的弱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