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点燃了上海人对冰雪运动及冰雪消费的热情,但对于一个几乎看不到积雪的城市来说,冰雪经济的发展空间似乎天然受限。
这是真的吗?
从热销的冬奥同款滑雪装备,到排队进场的冰上中心,从冰天雪地里飘来的软糯沪语,到冰雪赛道上的上海小囡……冰雪运动不仅走进了这座温暖的城市,更在乘势而起,不断扩大冰雪经济的版图。
3亿人上冰雪,并非都上雪山、下雪场。业内专家指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冰雪运动正在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与时尚、音乐、建筑等跨界互动,和服饰、餐饮、住宿等联动消费,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就有蓬勃发展的冰雪经济。
装备在手,氛围我有
当中国健儿在雪地冰场上摘金夺银,电视机前的人们也燃起了奔赴冰雪之旅的热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冰雪经济中最先火起来的相关产业就是装备。
今年情人节,冯苗收到的礼物是一件“谷爱凌同款”,在安踏天猫官方旗舰店的首页,这件年冬奥会特许商品国旗款3D立裁卫衣销售火爆。男友说,抢不到“冰墩墩”,先买上一件国旗服,感受冬奥气氛。
无论是搜索“谷爱凌”,还是“滑雪”,电商平台上出现在首页的几乎都是滑雪服、护目镜等热门装备。2月6日,阿里巴巴发布的《虎年春节消费趋势报告》提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当晚,“冬奥开幕式中国队服装”就登上淘宝热搜,安踏天猫官方旗舰店的羽绒服、卫衣销量环比上周大幅提升。此外,从除夕到正月初四,天猫滑雪装备同比增长超%,冰上运动品类同比增长超%。
京东平台春节期间消费数据则显示,滑雪运动类商品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其中滑雪面罩成交额同比达15倍,滑雪裤、滑雪镜、单板滑雪板、滑雪服、滑雪鞋等也都取得了较高增长;冰上运动类商品整体成交额总比增长达%,其中花样滑冰鞋、速滑磨刀架、速滑冰刀鞋成交额同比增幅分别达%、%、%。
在线下,冰雪装备的销售也十分火爆。昨天下午,海岸君在迪卡侬五角场店看到,摆放着手套、帽子、雪镜、头盔、雪鞋等滑雪小件装备的区域围着不少消费者,其中不乏为孩子选购的家长。“我女儿天天看冬奥会,最近迷上了速度滑冰。”市民钱先生告诉海岸君,在商场里的滑冰场小试牛刀后,女儿提出想拥有一双自己的滑冰鞋,所以带她来选购。
迪卡侬家庭滑雪装备
“春节期间,迪卡侬上海的冰雪运动销售增长超%。上海虽然地处南方,但是对滑雪的热情非常高。从成人到儿童,滑雪服装到装备附件,滑雪消费全部进入全国前五。”迪卡侬中国冬季运动发展总监杨仲骁说,目前,滑雪头盔、雪镜、雪服、手套等产品是最畅销的单品,而滑雪板、滑雪鞋等硬件装备增长最为显著。
他告诉海岸君,上海消费者倾向于一站式解决方案,以追求完整的滑雪体验,除了滑雪基础刚需的雪服,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属于自己的雪板、雪镜、护具等全套装备。“年轻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中阶甚至更高级别的装备产品,尤其青少年市场消费需求巨大。”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迪卡侬全球首发了专为1-4岁婴幼儿开发的双板滑雪板,既填补了市场空白,也为二孩、三孩家庭全家上冰雪提供更多选择。杨仲骁说,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人造雪场最多的国家,人造雪相对于真实雪更硬,因此迪卡侬在上海的设计团队正在加大护具产品的研发,同时针对儿童滑雪,上线了可以调节长度的滑雪裤和亲子雪服,后者在-雪季一上市就售罄了。
迪卡侬全球专为1-4岁婴幼儿开发了双板滑雪板
滑冰踏雪,场场爆满
谷爱凌、苏翊鸣、李文龙……当“00后”小将纷纷站上北京冬奥会的领奖台,他们用实力证明,你永远可以相信年轻人。与此同时,城市里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南方人的滑雪热情绝不亚于北方人,并开始将滑冰踏雪作为“社交货币”。从室内滑雪场到室外真冰场,上海市中心商圈的“冰雪天地”逐渐打破了“白色运动”的时空局限,一个潜力巨大的冰雪消费市场开始形成。
“去滑雪吗?走!”“90后”的Ivon是SNOW51的年卡会员,昨天中午,她在APP上预定了SNOW51兴业太古汇店的一节滑雪课,下午2点半就站在门店的滑雪机上,在教练的指导下寻找脚感。她的目标是脚踩单板站上真雪场的高级赛道,漂亮且安全地享受速度与激情。
在snow51兴业太古汇店,市民通过模拟机体验冰雪快感
高山滑雪模拟训练台、旱雪道、健身区、攀岩墙乃至于外场的餐饮区、零售区,就是没有一丝半点的真雪真冰,从年在TX淮海开出全国首店开始,SNOW51城市滑雪一站式空间已在上海开出16家门店,颠覆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在都市商圈中学会了滑雪。
“从3岁的小孩到70岁的奶奶,都是我们的会员。”张朋是SNOW51兴业太古汇店的店长,从小在冰天雪地中长大的他,是“天生”会滑雪的黑龙江人。他告诉海岸君,这家1月28日刚刚试营业的新店,借助冬奥会的“东风”开业即火,春节小长假期间的所有课程都报满了。“冬奥开幕式上1岁多小宝宝的单板滑雪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的3岁小会员就是这个月被父母带来的,6节课后他已经可以独立滑行了。”
“从2月4日冬奥会开幕以来,我们各家门店的到店人次、体验人次和签单转化为会员的数量都有惊人的提升,相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SNOW51副总裁朱骥告诉海岸君,对于没有天然雪山的上海来说,SNOW51就是家门口的“雪山”,让更多人随心所欲地享受到全新的运动方式。
“我们的创业团队基本都是上海人,所以更能深刻了解这座城市对冰雪运动的追求。”他表示,SNOW51的家庭会员占到60%以上,“80后”、“90后”带着自己的孩子乃至于父母一起来滑雪,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从上海起步,SNOW51已经在北京、深圳和宁波开出门店,并计划借助冬奥热度加速拓展,以上海为重心,到今年年底突破50家门店。
持续升温的“冰雪消费”不仅在室内,也在室外。在上海文旅地标——东方明珠城市广场,一片约平方米的户外冰场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教练,请拿两双31码滑冰鞋”“滑冰助手在哪里领取?”昨天下午,家住浦东新区浦三路上的欧阳女士陪着双胞胎女儿走上冰场,玩得不亦乐乎。
在东方明珠下,孩子们正在尝鲜冰雪体验
“周末、天晴的日子,体验者需要排队等候。”该滑冰场工作人员翁杰介绍说,这是上海户外最大的滑冰场,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白领青年,还有一些选购“东方明珠电视塔观光+滑冰体验”套票的游客。不少市民表示,户外滑冰场成为他们了解冰雪运动的一个窗口,发现体验冰雪运动并不难,走出家门半小时就能找到冰雪运动场馆。
去年年底,外滩金融中心也在北区喷泉广场打造了一片约平方米的真冰冰场,海岸君在现场看到,在冰场上,有推着用来帮助平衡的塑料企鹅慢慢滑行的儿童,有灵动雀跃的青少年,还有用手机自拍、寻找童趣的情侣……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每个周末,冰场还会上演幻影灯光表演,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上冰场一试身手。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逾四成参与者近一年内参与过冰雪运动,近四成参与者表示每年开展1到2次冰雪运动,近三分之二的受访群众表示愿意参与冰雪运动。同时,参与过冰雪运动的受访群众中,选择“娱乐休闲”的比重最高,达到70.35%,其次为“强身健体”和兴趣爱好。
旅游升温,说走就走
2月7日,上海“摘星”跨省团队游重启,近百名滑雪爱好者飞赴吉林长白山,体验冰雪运动乐趣。海岸君从沪上多家旅行社获悉,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掀起了冰雪旅游热,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冰雪旅游主要客源地。
和很多滑雪爱好者一样,上海市民徐佳蕾时刻筹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滑雪主题游。出生成长在南方的她,年初冬去亚布力自由行,购买一份当地深度游套票,包含一张4个小时的滑雪体验券。同行小伙伴都不敢去体验,好奇的她独自走进滑雪场。“第一次体验滑双板,4个小时,我不停地摔跤。”徐佳蕾回想起第一次进滑雪场的情景,忍不住笑出声。体验时间结束,不服输的她又购买了一张4个小时滑雪券,直到雪场关门,也没学会如何保持身体平衡。此次旅行结束时,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滑雪。”
一个月后,在朋友推荐下,她走进张家口崇礼滑雪场。“那段时间,我每天练习滑雪时间超过八个小时,不仅学会了滑雪技巧,还可以独自从雪山上滑下来。”徐佳蕾回忆道,此后,每年滑雪季,她会去崇礼享受在雪地里自由“飞翔”的乐趣,也因为自己掌握新姿势、技能而快乐。“滑雪是一项容易让人上瘾的运动。”徐佳蕾说道,这项运动教她不断挑战自我,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收获不期而遇惊喜。
防疫进入常态化,中国消费者的滑雪需求由欧洲、日韩转向国内
春节至今,上海游客预订滑雪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6%;以东北三省为目的地的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5成。携程门票大数据显示,滑雪游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90后用户成为绝对主力,占比超4成;周边滑雪人均花费略高去年15%,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尝试教练服务、愿意购买“滑雪+酒店”“滑雪+温泉”套餐;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购买滑雪时长更高的深度体验套餐。
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今冬上海游客最喜爱冰雪游的目的地有:安吉、吉林、杭州、无锡、成都等地。松花湖滑雪场、云上草原滑雪场、大明山万松岭滑雪场、无锡融创雪世界、西岭雪山等雪场受到上海游客的追捧。
“节后长白山‘机票+酒店’同款产品,与游客自行预订的总价,大约会有25-30%的下降。”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介绍,2月24日,春秋旅游将于长白山举办首届“长白山冰雪嘉年华”主题活动,预计将有超过人参与其中。
不管是去滑雪场滑雪,体验速度与激情;还是赏冰灯、冰雕,在冰雪乐园嬉雪……冰雪旅游正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主题玩法。从地域来看,冰雪旅游也早已不是北方人的专属。飞猪数据显示,虎年春节冰雪旅游订单中,客源地前十城市依次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重庆市、成都市、杭州市、深圳市、武汉市、济南市和大连市。南方城市占据七席。
防疫进入常态化,中国消费者的滑雪需求由欧洲、日韩转向国内,张家口、长白山、亚布力、松花湖、北大湖等集滑雪、度假为一体的滑雪场地订单量爆发式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在北京冬奥会、冰雪出境旅游回流、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冰雪设施全国布局等供需两方面刺激下,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亿元。
专业培训,魅力“出圈”
自年来,随着“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加之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冰雪项目魅力“出圈”,在上海的青少年群体中逐渐火热起来,同时也给培训产业带来机遇。
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力量的共同助力,上海冰雪场地的版图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冰场14块、室内滑雪场所43处、冰壶场地3个、冰壶道8条,各类冰雪运动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场地增多后,来到上海就业的教练也不断增加,一批北方退役冰雪运动员来上海发展,一批有代表性的冰雪俱乐部在申城落地,包括飞扬、世纪星、冠军和全明星等,基本是以社会化发展为主。与此同时,全市开展的冰雪运动项目也逐渐丰富,包括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7个项目。
虎年春节期间,市民兴致勃勃地在东方绿洲体验陆地冰壶
即将过去的这个寒假,马晓军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最忙的时候,她甚至要在冰场上待到晚上10点多,才能宣布下课。多年前,马晓军从中国女子冰球队退役,成为上海市男女冰球队主教练,见证这一冷门、小众的运动逐渐为人所知。
“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上海的冰雪运动氛围就起来了。”她告诉海岸君,随着学员家长从“70后”过渡到“85后”甚至“90后”,他们对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冰雪运动的喜爱和认知更加深刻,不少人更有留学背景,自己也亲身参与各类冰雪运动。“仅以冰球为例,最开始上海只有三四支队伍,现在已经发展到五六十支队伍,可以打各个年龄组别的联赛。”
不过,相较于篮球、乒乓、游泳等其他常见的项目,冰雪运动在经济支出上颇为昂贵。马晓军告诉海岸君,这项运动的装备几乎是最贵的,从冰球鞋、冰球刀、护具到冰球杆等,全部配齐差不多要万把块,其中不少还是消耗品。比方说冰球杆,一支元,力量足的学员可能一个月就要换一根。小孩子身体长得快,冰鞋、手套、比赛服等等都是小了就换,一到两年就要换一次。“你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看到的装备,几乎都可以在上海冰场上找到同款,因为父母总希望给到孩子们最佳保护。”
硬件之外,还有课程。“冰球的课程费用和网球、击剑差不多,如果训练频次比较高,每周上五到七次课,则每月可能需要元到00元。如果训练频次少,每月也要花费三四千元。”海岸君了解到,作为和国际接轨的要求,大部分孩子都会同时接受大课和私教课,一般假期频率高,平日由于学业压力会缩减课时。
还有打比赛。寒暑假加上所有的法定小长假,孩子们要到处打比赛,在疫情发生之前,出国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也不少,一大一小甚至两大一小的差旅费动辄几万元。尽管支出不菲,但为了出成绩,很多孩子都不会缺席大赛。
在三林体育中心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市民体验各类冰雪项目
“上海的冰球运动没有走入体制,孩子们从小在俱乐部打球。有些人想走职业冰球生涯道路,就会申请去北美国家上高中,参加青年联赛。还有一些孩子则以此为‘敲门砖’,升入了海外名校。”马晓军表示,中国冰球要推广普及程度、提升实力,加强国际交流是有效手段。这些从小学习冰球的孩子们在上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海外学校体教结合的训练,再回国效力的例子也不少。即便没有走上职业道路,他们对冰球的热爱也能转化到场外,从事裁判、技术分析、宣告等工作,甚至可以自己做赛事、做俱乐部。“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上海冰球的氛围会越来越好,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也会越来越厚。”
专家:冰雪产业驶入“快车道”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为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对中国与冰雪相关的多个产业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作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文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建民表示,冰雪运动将释放出强大的经济热效应,值得期待。
看着运动健儿们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争金夺银,很多人纷纷走进冰雪场馆,体验逐冰戏雪的乐趣,体验新的休闲运动方式,有望填补并丰富全季运动产业链。“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有利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何建民表示,年我国人均GDP为8万元人民币,结合去年全年人民币和美元的平均汇率,我国人均GDP折合1.25万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人的消费力量获得了巨大增长,为冰雪运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年,全市冰雪运动俱乐部达到30家,年参加冰雪运动人次达到万。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会长严家栋介绍道,随着可选择的场地、项目越来越多,冰雪运动近年来正走进更多上海市民的生活中,这五年内上海参与冰雪运动人次快速增长。年上海参加各类冰雪活动(训练)的人数只有60多万人次,年上海全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为万,年已达到万。
“参与冰雪运动人次快速增长,也得益于科技进步。”严家栋表示,近五年,上海模拟滑雪机数量增长了5倍多,冬奥会场馆采用从工业废气中收集的二氧化碳来冷却等技术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有望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普及。
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热情高,也将有望推动冰雪场馆建设、竞赛表演、运动培训、场馆服务、体育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目前,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上海“冰雪之星”正在临港加快推进建设,将成为一个集体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滑雪胜地,今年年底有望建成开放。
近年来,冰雪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不断增多。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的不完全统计,年以来建成的较大投资规模重资产类冰雪建设项目达个;年至年3年间,冰雪旅游重资产项目总投资规模近亿元;年新增重资产项目投资总额约亿元。
“冷资源”释放出的巨大动能,正在向“热经济”加速演变。
金海岸工作室
作者
张钰芸杨玉红
图片
陈梦泽李铭珅王凯杨建正迪卡侬中国春秋旅游
编辑
陆佳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272.html